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知否?唯美长巷!

    信息发布者:马长巷村网通
    2019-04-16 21:11:43    来源:走进成安   转载

    知否?唯美长巷!


    成安县长巷乡地处华北平原,漳滏故道,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这里为古邺京畿之地;北周时,于今磁县始置滏阳县,属磁州滏阳县所辖,直到元末;明代属彰德府磁州,清代属广平府磁州,民国属磁县东乡。1945年,划归成安直到今天。长巷乡12个村均为千年古村落。边董白马寺年代久远,长巷苍龙庙历经沧桑。据传,三国曹魏都邺,已有村落形成。南北朝佛教盛行,始建白马古寺。历隋、唐、北宋之国力鼎盛,一度繁荣;经元末明初之连年征战,几度衰落。明初,有山西洪洞县迁民,在边董、长巷一带屯田耕种,繁衍生息。嘉靖三十二年《磁州志》记载长巷里管辖周边数村,其中就有长巷迁民、长巷村和边董村;康熙二十四年《磁州志》记载有长巷营村和长巷村,大边董村和小边董村。

    历史源缘

    边董、长巷一带古有邯临、成磁官路穿过,集市贸易一度兴盛,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从明清直到民国,村落发展变化巨大,按姓氏聚集因以成庄,有的庄与庄合并成村。新中国成立前,有很多因居住分散而以姓氏名庄或以地理位置名庄,而挂靠到某个大村的自然村。其实这是民间自发的一种叫法,因为官府没有委派相应的管理人员,所以不能称之为行政村。时有“七边董、八长巷”也是基于这个说法,相传至今。  

    关于边董村的来历,《成安县地名志》记载:边董在明朝之前,是由边、董两姓共同建村而得名。又传,边董在历史上属磁县辖,为临漳(解放前属河南省)、成安、磁县(河北)两省三县交界处,曾在此建立边界监督管理机构,习称“边董”。后成村沿用其名,明代逐步发展称多村并以姓氏冠以村名。

            据明、清《磁州志》记载村名可考,边董村于明末清初分为两村,西边较大的村落称为大边董村,东部较小的村庄称为小边董村(辖吴庄、陈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磁州志》记载,大边董下辖大边董村、小边董村、东武吉村、下阳村、桑杨庄、孙家横城等六村。另据清康熙间边董白马寺碑文记载,重修白马寺会首为大边董村人,时有大边董村张、刘、史三大姓,小边董村封、康、吴、陈四大姓皆碑上留名。当时民间以姓氏名庄,这七大姓所居之地以姓氏命名为七个边董。另据清乾隆二祖寺碑阴村名佐证,时小边董村所属吴庄、陈庄,已明确记载为吴家边董和陈家边董。由此可知,从明末直至清代,大、小边董村以七个姓氏冠以庄名, “七边董”之称源于此说。

            清中期至民国期间,小边董村人口发展迅速,集市贸易繁荣,村落规模早已超过了大边董村,所以就有了“大边董村不大,小边董村不小”的传说,相传至今,成为美谈。民国三十年(1941年)《增修磁县县志》记载,磁县分五区,边董约属东区(“约”相当于现在的乡一级),边董约行政驻地边董集,下辖大边董、小边董、东武吉、东保庄、西保庄、高母营、高母村、向阳(辖桑阳)、张横城、吕家庄、何横城、孙横城(辖小南头)、张武庄(辖义井)、张辛庄等14个村。而七边董之说历经时代发展,清末、民国时期又有新的改变。位于小边董村的集市一带称为边董集,白马寺后称为寺后边董,西头称封家边董,东头为康家边董,东部所属有吴家边董和陈家边董,再加上大边董,仍被称为“七边董”。

            1945年秋,大边董村和小边董村由磁县划入成安县。大边董村名未变,小边董村所属边董集、寺后边董、封家边董、康家边董,因封氏居多,遂更名为封边董村。隶属于小边董村的吴家边董(习称吴庄)因吴姓居多,独立成村,名吴边董村,隶属于小边董村的陈家边董(习称陈庄)因陈姓居多,独立成村,名陈边董村。至此,历代相传七边董,今已为四个边董,即封边董村、大边董村、吴边董村和陈边董村。

            关于长巷村的来历,《成安县地名志》记载:据传,长巷原名裴家营(即现在的长巷营)。明朝以前裴姓建村,后发展成大村,其北部形成一条长而窄的街道。分前、中、后三街,习称长巷街。后来单独成村,即以街命名长巷。1945年解放后,分为马、闫、后长巷三村。

            根据各种文史资料和碑文记载,长巷营原名裴家营,明朝以前系军队驻地,裴氏迁此建村,称裴家营。明洪武年间,随着山西洪洞县的众多迁民,在裴家营村的北部依次建庄,形成了一条长而窄的街道,称为长巷里。后因长巷之名兴起,裴姓又成为少数,故逐渐改称为长巷营。因为长巷营谐音“长想赢”,较之裴家营来说,寓意美好,吉祥如意,深受村民的尊崇。又因裴家营位于长巷的最南端,所以民间又俗称“南营”。一次漳河泛滥,大水通过村庄,时有刘庄、马庄(即马长巷村)东移,分开了长巷营、长巷村庄,现旧址仍存。康熙二十四年《磁州志》记载,长巷营管统长巷营、长巷村、李小屯、温村、漳里、行尹、吴村等七村。长巷一带经过几百年漫长的社会变迁,人口流动,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落。明清以来直至民国,裴家营南部有李庄,合称为长巷营村;北部长巷村由六个姓氏定庄,即:刘庄、马庄、闫庄、崔庄、稽庄、连庄。传说中的“八长巷”就是这个来历。

            1938年属磁县第二区辖管,有崔庄、稽庄、连庄合并,称“后长巷”;中间的闫庄称为“中长巷”;有刘庄、马庄合称为“前长巷”;长巷营村的李庄大部分已南迁相邻的临漳县王庄村。1945年秋,长巷、商城一带由磁县划入成安县,长巷营村名沿用未变;“前长巷”因马姓居多,故名马长巷村;“中长巷”因大部分姓闫,故名闫长巷村;“后长巷”的稽姓、崔姓大部分迁出,连、张、李、胡等姓氏成为大姓,因地处长巷的后(北)面,故称后长巷村。

    向路问史

    2012年12月16日,在成安县长巷乡封边董村内发掘出一龟形碑座,长1.45米,宽0.95米,高0.65米,龟首已被毁坏,龟身保存完好。加上被毁坏的龟首,总长度应在1.9米以上。碑座的发掘地点为边董白马寺东南角墙外,经与寺内现存石碑比对,初步推断,这一巨大龟形碑座雕刻时间为明代万历年间。

          据相关资料介绍,安放碑身的石座叫作龟趺(fu),虽形状似龟,却与龟有很大不同。龟趺,又名霸下、赑屃(bi xi),龙生九子中是老六,外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第一种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边董白马寺有三块明清时期的大碑,其底座均为龟趺,只是头部都已毁坏,下落不明,甚是可惜。

          成安县封边董村这一巨大龟趺的的发现地点,是当年白马寺钟楼的所在地,深埋地下时间无从推断,前年村民在路边打井时不经意间发现。时至今日,一场大雪过后,路面泥泞湿滑,埋藏地点紧邻线杆、水井、房屋,地下土层坚硬,水管密布。在白马寺管委会和广大村民的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动用挖掘机械,深埋地下的龟趺,终于重见天日。经过认真细致的考证,龟趺与寺内明代石碑尺寸完全吻合,根据碑文记载,可以断定,这是明朝万历十三年重修边董白马寺的驼碑龟趺,距今已有427年的历史。

          边董村地处漳滏故道,历史悠久,白马寺形成年代久远,饱经沧桑。据传,东魏孝静帝从洛阳迁都邺城,因感于洛阳有白马寺,遂敕命在邺城东北一带修建白马寺,该寺即源于此也。边董一带古属邺都京畿之地,居于佛教最兴盛区域,二祖慧可来往成安也曾驻足讲经。塑汉白玉菩萨仙身安奉,村人相传为“白玉仙”,其坐骑为汉白玉石狮,村民敬称为“白龙马”。唐代最为兴盛,元代毁于战火,明万历十三年高僧兴朗重修,清顺治八年和康熙四十年间曾两度重修。民国时期,寺院逐渐破败。解放初,在破除迷信运动中,殿堂被毁,改为边董供销社,汉白玉仙身和白龙马移至农户家中;文革中,在破旧立新运动中,白龙宝马被砸没入土中,白玉仙身被毁不知所踪。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在村民及信众的要求下,重塑佛祖圣像,恢复佛教场所。时至农历壬辰龙年岁初,被毁坏的白龙马复归寺中,村民信众发心齐力,志士仁人鼎力资助,重塑白玉仙身,复原白龙马体,旨在保护千年古迹灵壇,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在各方志士仁人的努力下,遗失在寺外的众多文物复归寺中。去年,寺内发掘出明代蟠龙碑首,做工精致,雕刻精美;年初,寺旁发掘出唐代石雕汉白玉“白龙马”,体型巨大,威武雄壮;年中,寺前坑内发掘出清代龟趺,寺西大路旁发掘出清代蟠龙碑首;此次,恰逢龙年岁末,白马寺明代龟趺的重现,使得这块极具文物考古价值的明代石碑,最终以完整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边董白马寺现有明清时期重修白马寺三块巨大石碑,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唐代汉白玉石雕“白龙马”,经过精心修复,成为镇寺之宝。边董白马寺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是县境内重要的千年古寺遗址,更是研究邺地佛教、县域人文、村庄建置的重要历史依据。


    以人为脉

    成安县长巷乡行尹村位于县境西部,地处漳滏故道,建村较早,历史悠久。村中王姓居多,张姓次之。据村中长者介绍,过去王氏家族兴旺,坟祠香烟不断,坟墓几十亩大,墓碑林立,并占有好地两顷,常年有人看守。后虽家道中落,王姓依然为村内最多。王氏祖坟墓碑,也因年代久远,慢慢淤于土中,只露碑尖,后被挖出重立。“文革”中破四旧均被推倒,村西修大渠时当作闸口用材。后水闸废弃,又被埋入土中,不知所踪。

    2005年秋末,行尹村农民张学林在村西大渠闸口地块干活休息之余,不经意间,闸口底部的一块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把石块周围的土慢慢刨去,“国子生王君玑墓碣铭”篆字慢慢显现,再往下刨,露出两行“赐进士出身”字样。张学林惊喜万分,凭着对文字的深刻造诣,他大胆断定,这就是行尹村王氏祖坟上那流失多年的墓碑。他回去找到王氏后裔王福林、王少全带领十几个人,砸开碑上碎石,把碑从地下挖出,运至村西桥口配电室暂存。后经张学林、王少全清洗、拓文、辨认,确有文物价值,上报乡县文保单位,被定为县级保护文物。一次偶然的发现,使得沉睡地下多年的明代嘉靖石碑得以重见天日。

          被挖掘出来的墓碑,保存比较完好,碑高1.5米,宽0.7米,厚0.25米,碑体文字,清晰可辨,柳体楷书,书写流畅,清秀坚劲,书法功底深厚。根据碑文记载,这块墓碑是明代行尹村人王玑的墓碑,立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距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王玑(1503-1529),字在甫,明磁州行尹村人。幼时就志向远大,少年即文笔豪放。因其父王辂为省祭官,所以王玑于嘉靖四年(1525年)援例纳银,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名列前茅。次年在兵部实习,与同乡进士纪纯、葛覃、王泮交往颇深,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后由于疾病缠身,久治不愈,于嘉靖八年病危归家,不料行至保定府大激店去世,时年二十七岁。灵柩归葬于磁州行尹村王氏祖茔,墓碑由当时磁州两位同乡进士纪纯撰文、葛覃纂额、同学张廷梧书丹。碑文中所显示的信息,为我们研究明代中期行尹村一带的建制沿革、人文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素材。

    据嘉靖、乾隆《磁州志》记载,明清时期,行尹村一带属磁州管辖,纪纯和葛覃都是明中期赫赫有名的进士和官吏。纪纯(1476~1550),字一之,明磁州讲武城人。他自幼颖异,与安阳崔后渠、林县马柳泉齐名,时称“邺下三俊”。正德二年(1507年),他中河南乡试第二。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初授户部浙江司主事,后历任户部郎中、四川保宁知府、陕西按察司副使。任期清正廉洁,体恤百姓,严己宽刑,恩威并用。年过六十,辞官回家,教书结社,著述颇多。磁州境内诸多学堂、庙祠、碑铭皆留有纪纯撰文,影响甚广。葛覃(1482-1534),字延之,明代磁州人。正德五年(1510年)中进士,初授乐清县令,后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山西平阳府知府、陕西按察司副使。政绩辉煌,名节始终,积劳成疾,卒于任上。葛覃去世后,“邺下三俊”之一崔后渠为其书写了墓志铭。明代文人中,纪纯是传世文献最多的文人之一,行尹村王玑墓碑的发现,又为纪纯的文献加上了浓重的一笔。王玑墓碑碑文仅三百多字,就把王玑的生平以及其家庭状况叙述得清清楚楚,可谓是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最后好友纪纯赋诗一首,发出了对英年早逝的同乡,身为国子生并历事兵部的王玑无限悲切的哀思和沉痛由衷的安抚之情。诗曰:重泉夜台幽以黝兮,游魂滞魄杳以漠兮。坟封马鬣坚以久兮,精爽英灵遂以安兮。据另外一块残缺不全的明代墓碑,虽然字迹模糊难辨,但从断断续续的字里行间,可以得知,此碑也立于明代嘉靖年间,也是磁州行尹村王氏家族墓碑,时有王辂、王楷、王标曾出任过山西、山东、湖南等府县级官职。王玑的弟弟王琚在乾隆《磁州志》也有记载:王琚,例监(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任蒲台县主簿。当时的行尹村王氏家族可谓是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也可以说明代是行尹村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2012年12月初,行尹村村西一农田在挖土时偶然发现一片古墓葬群。这片墓群中,已发现的数座墓葬,分散于地下,墓室多为砖砌结构,墓顶距地面均在一米多深,根据墓砖使用情况断代,早为汉代,晚至明清,跨越千年之久。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墓室为正方形,有十多平方米,墓室砖砌结构,砖拱券形封顶,内有供祭龛室,南留圆券小门。根据墓群规制推断,应是当地官宦豪绅茔地。这一墓群的发现,充分说明行尹村在古代的曾一片繁华,一度辉煌。

    据考证,行尹村在全国独有,没有重名,单从字意上讲,行:行宫(供帝王在外居住的宫殿),行都(旧时指临时的首都),近代有“行政公署”简称行署。尹,旧时官名,有府尹、道尹、京兆尹。行尹两字组成村名确实有些来头,说明该村为帝王钦赐村名。明、清时期,繁荣鼎盛,物产丰富,棋盘大街,九纵十横,官道畅通。据村里九旬老人讲,距现在村庄西边500米的地块叫“庄廓地”,是当时村里的庄基。村东的土地庙,是当时的村中心,鸟瞰村庄,整体为“龟形”宝地。除王氏外,还有孙氏、姜氏、段氏也都是村内名门望族,特别是姜氏,府舍高大宏伟,开大门的声响邻村皆能听到。如今,行尹村在党的惠民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关爱下,村风正,人气旺,干群和,欣欣向荣,前景美好。欣逢盛世,物阜年丰,百业俱兴,文化繁荣。明代行尹村国子生王玑墓碑,历经沧桑,几度被埋,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为我们的地方文化再次续写新的篇章。


    千年古树

    封边董村地处冀南大地,漳滏故道,建村较早,历史悠久。在这个古老的村中,有一棵逾越千年的古皂荚树和千年古刹白马寺见证着封边董村的沧桑历史。边董白马寺始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而村内的古皂荚树,据传距今已有1800多年,比白马古寺还早300多年。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霜雪雨,水火战事,树干沧桑,枝叶茂盛,依然续写着传载千年的历史传奇。

          边董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并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村落的形成与古皂荚树息息相关。据说1800年前,一鸟馅一皂荚籽丢落于此,后皂荚籽落地生根,逐渐长大,鸟树之名由此来之。后皂荚树旁慢慢住上了人家,子孙繁衍,形成村落,这就是最初的边董村。父老相传,很早以前,正值壮年的皂荚树,树干高大挺拔,树冠繁茂浓密,村外老远就能望见,老天爷下四指雨树下地皮不湿。边董村老皂荚树十里八乡远近闻名,众所周知。后随着树龄进入老年,历经漳滏之水的一次次冲於,村庄也一次次的抬高,高大的树干被深埋于地,茂密的树冠也稀疏了许多。朝南的树干中空能容下一人,朝北的一股枯朽仅留有表皮。然而,进入耄耋之年的老皂荚树,在三十多年前,从老树的两个分叉之间又生出一棵小皂荚树,随着这棵小皂荚树的一天天长大,两股枯老的树干也渐渐向两边开裂,仿佛一双大手,呵护着那幼小的生命,以便使这棵小树能享受更多的营养,接受更多的阳光,茁壮成长。现在,仅靠树干空后表皮支撑,老皂荚树依然枝叶发达,硕果累累,小皂荚树已然碗口粗细,生长健壮。前年春天,一场罕见的大风席卷华北,许多大树被连根拔掉,位于老皂荚树北边三米远的一棵椿树,也在劫难逃,偌大的树头被风拧断,而老皂荚树却安然无恙。由此可见皂荚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皂荚树成为生存的强者。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老皂荚树伴随着边董村民一步步从远古走到了现在。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皂荚树辉煌不再。遥想当年,皂荚树功不可没。村民们在树下纳凉消暑,谈今论古;皂荚树浑身是宝,既可以杀虫,可以用来治病。而其最大的特长,皂荚富含碱性,村民们常用来用来洗涤去污。而皂荚树那超长的树龄,坚强的生命,又给人们平添了几分古气,一度被村民烧香供奉。再次抚摸这古老的树皮,望着那些苍老的树干,仿佛能感觉到树的灵气,似乎可以看到历史隆隆的足迹,听到前人娓娓的低语。可以想象,1800年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三国鼎立,战争频仍,民不聊生。时冀州大地,邺城一带,历经曹魏十几年的精心营建,却是一派繁荣,物阜民丰。名都邺城,更是繁华胜所,人间胜境。矗立于漳河之滨的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更是雄伟壮丽,金碧辉煌。忽一日,从高大巍峨的铜雀台方向,飞来一鸟馅一皂荚籽丟于邺城东北四十里一处土地肥沃的地方,此后,皂荚籽落地生根,逐渐长大。邺城一带,经济发达,人口增加,皂荚树旁,始有先民住下,一个古老的村落形成。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在村南建白马寺,从此,边董村盛极一时,直到今天。围绕一棵古树,伴随一座古寺,边董村的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世代相传,繁衍不息。千百年来,历经朝代更迭,白马寺几度兴衰,可老皂荚树一路走来,饱经风霜雪雨,踏过战乱水火,历久弥新,依然挺立。如今,老皂荚树以顽强的毅力,沧桑的生命,还在向人们诉说着着满腹的慷慨悲歌。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它依然和村民泰然相处,共度余生。边董村老皂荚树将生生不息,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共同把边董村的历史续写到永久。


    兄弟槐

    李小屯村位于成安县境西南的长巷乡政府西一公里处。清初,李姓迁此建村,故名李小屯。村内学校院内,有两棵树龄八十余年的古槐。两株槐树正冲学校大门,东西相距两米。东边的这棵古槐,体形粗壮,树身合抱,树冠高大,树荫浓密;西边的那棵槐树相比之下,就显得有点形体娇小,体质孱弱。看似普通的两棵古槐,这里边还蕴藏着一段真实感人的故事。

    古树铭牌记载:晚清,一百多年前,李小屯一户姓华的人家喜诞一对双胞胎男婴,父亲给身材较硕壮的男孩起名叫陆陆,给较羸弱的男孩起名叫湾湾。不幸的是家庭遭受变故,父母无力同时抚养两个男孩,故而把湾湾送给了别人,从此,陆陆和湾湾两兄弟生死两茫茫,骨肉分离。时过境迁,五十一年后,两兄弟相聚故里,兄弟二人共同栽下了这两颗槐树,寓意怀念故乡情怀,兄弟情深,永不分离!如今,这两棵古槐的树龄已有八十多年,但依然根深叶茂,生长旺盛,成为学校内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同种植的两棵槐树,哥哥和弟弟的身体分别往两边长,他们不贪图享受,尽可能替对方着想。身材强健的哥哥,身体尽量向后倾斜,为了让瘦弱的弟弟获得充足的阳光;而形体矮小的弟弟,身体尽力向外张扬,也是给敬爱的哥哥献上真心的回报。他们的树身虽然各自向外倾斜,但他们的根紧紧相连,一脉相传;他们的枝叶尽管一起互相纠缠,可他们的心息息相通,一成不变。一路走来的两棵槐树,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哥哥对弟弟关心爱护,弟弟对哥哥恭敬顺从。他们同根连枝,血脉相通,情同手足,和睦相处,人世间的悌爱在他们的身上表现的栩栩如生。面向未来的“兄弟槐”,还将一如既往,奉献爱心,谦恭忍让,互相团结,茁壮成长,同心合力抵抗风雨和冰霜,携手并肩走到生命之尽头!

    再看上天赋予聪明智慧的人类,从洪荒到野蛮,直到现在我们自称高度文明的今天,同胞相争、兄弟相残的事件依然还在不断上演。小到家庭,兄弟姐妹、妯娌婆媳之间,很多不能融洽相处;大到国家,大陆和台湾,依然没有和平共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为了贪图和享受,追求金钱和权势,背信弃义,隔断亲情。如果我们不争长论短,兄弟之间就不会有仇怨;如果我们都多替对方着想,婆媳之间就不会有埋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优裕富足的幸福生活,为什么仍然不能避免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一对不能说活的树木,尚能各尽其道,敦睦祥和之气在宇宙中弥漫,彰显自然之美;我们感情丰富的人类,竟然背道而驰,急功近利之风在人世间横行,尽失自然之道!四面八方来到小屯村的人们,不知各自怀有怎样的心情?记住,玩累了就到李小屯学校,瞻仰“兄弟槐”,你的收获肯定不少。站在“兄弟槐”下,平心静气的思考。不争名夺利,就不会有忧愁;不贪图钱财,就不会有烦恼。面对缤纷的大千世界,放下浮躁的心情,别让利欲冲昏了头脑。渐行渐远的人们,回首遥望着“兄弟槐”庞大的身躯,是否都会感愧相交……

    千年古寺

    长巷乡封边董村内,有一座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寺---白马寺。据传,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高欢挟孝静帝元善见从洛阳迁都,即位于邺城东北,东魏建立。此时,佛教盛行,东魏孝静帝有感于洛阳白马寺,遂在邺城东北一高地敕造白马寺,寺后就是边董村。东魏、北齐年间,佛教大乘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在邺地成安一代讲经传法,广结善缘,佛教在这一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又一次进入鼎盛时期。邺城周围是当时佛教最兴盛的地区,方圆聚集着大小佛寺四千余所。邺城附近,建有许多皇家、贵族专用寺院,是慧可往来的重要场所。现存的成安匡教寺既是慧可大师讲经说法的道场,成安县二祖村是慧可大师圆寂的地方。边董村地处佛教最兴盛的区域,东北至成安匡教寺不过十公里,北至二祖村不过五公里,西南至邺城二十公里。出邺城东北来往驮运经卷的白马经常歇息白马寺内,同时也是慧可大师来往都城时驻足的地方。可见,边董白马寺与慧可大师在这一代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唐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边董白马寺再次扩建,又塑汉白玉菩萨仙体安奉于寺内,信众奉为“白玉仙”也,其坐骑为一巨大的汉白玉石狮,雕刻精美,威武雄壮,村民尊称“白龙马”也。边董白马寺有清代碑文记载:佛教,达摩慧可始也,世称慈尊,莫不竦其钦若,勤其焚循,此寺之染所由兴也。滏东四十里,有边董村者,旧有古刹,父老相传,白马西来驼经文以遗迹,因此名为白马寺焉。由此可见,边董白马寺东魏、北齐年间已初具规模,唐朝时最为兴盛,元代毁于兵变,明代逐步恢复重建。明嘉靖《磁州志》地與图上,州城东部已明确标出二祖寺和白马寺。明朝万历年间,经过大修后的边董白马寺,再度辉煌,开始了有碑文记载的历史,相传至今。

    边董白马寺现存有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块巨大石碑,碑文清晰可辫,详细记载了明、清两朝重修白马寺的经过。明万历十三年重修白马寺后殿新绘水陆神像创建山门碑记详细记载了那次大修的经过。碑文记载:兴朗,号秋月,临漳县人,十六岁授于东乡白马寺为僧,万历元年用白金三十两前往金陵,绘画寺内水陆诸神之像三十多轴,绘完之后,步行背着回来,安奉于白马寺内,之后,又感叹本寺的后殿因年久失修,眼看就要倒塌,于是又下定决心,号召大家一起修缮后殿。不久,后殿修好,又念寺无山门,于是又集资创建山门。这三件事完成之后,正好于万历十二年冬,辽东广宁前屯卫武学教授李应贞尚未上任,在家闲住,遂为重修白马寺沐笔书丹以记载,第二年,也就是万历十三年乙酉月竖碑以记此大修的经过。这块石碑碑身巨大,高2.29米,宽90厘米,厚22.5厘米,碑额上双龙雕刻精美,碑座硕大,全碑竖起有4米多高。可见,当时重修之后的白马寺,正如碑文之中赞曰:栋宇辉煌,如来焕发。此时的边董白马寺规模浩大,气势辉宏,信众皈依,香客云聚,开始了边董白马寺一段最为辉煌的时期。

    直到清初,顺治八年以来,漳河发大水,屡次泛滥,水势凶猛,房倒屋塌。清康熙四十年重修边董白马寺碑文记载:漳水澎湃,楹栋摧颓,风雨飘摇,墙垣倾圮,行人触目惊心,住持扶胸扼腕。当时,边董村张学鲁、封尔公等九个人集资,带领附近的善男信女,不分昼夜,不到一年的时间,除了大雄宝殿以外,其余建筑修缮一新。碑文中详细描述大修后的白马寺:千年古刹,榱题焜燿,殿宇辉煌,玉像重光,金容焕彩,祗园之树,又见华开,贝叶之林,重闻鸟啭。及至康熙四十五年,又在住持僧人庆玉的带领下,重修了白马寺大雄宝殿,碑文记载:四围已筑,而顶盖未冠,中途辄止。后又有善人张学鲁、康必兴、陈宗保、吴自茂等,塑佛出像,彩画金妆,合堂神祇,焕然唯新,财需万贯,功始告成矣。此次大修,历时五年多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至此,边董白马寺盛极一时,迎来了康乾盛世时期的又一次辉煌!

    民国时期,白马寺已无僧居住,逐渐颓废破败。解放初在土地改革破除迷信运动中,白马寺遭受了灭顶之灾,千年古刹毁于一旦。塑像被砸,画像被烧,寺院建筑悉数被拆,所有石碑全部推倒,随后改建为边董供销社。1952年,白马寺唯一保存完整的唐代汉白玉菩萨和汉白玉白龙马被迫迁出寺院,移至寺旁一农户家中。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中,有着千年历史的汉白玉白龙马被砸的身首分离,汉白玉菩萨仙体不知所踪。及至改革开放,在当地村民以及方圆众信善者的努力下,重新塑像佛祖,再修玉仙之身。每年的春节前后,在白马寺前的饮马坑内,都要搭台唱戏,广传佛之教化,祈盼国泰民安。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边董白马寺,历经大自然的洗礼,以及人为的破坏,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大殿房屋破旧,后殿一片荒芜,以往宏大的建筑规模已不复存在,只有那躺在草丛中的残砖乱瓦和掩埋在土中的碑头、碑身和碑座,在诉说着曾经的磨难和辉煌。

    红色历史

    在成安县长巷乡闫长巷村南、马长巷村西有一片墓群,墓地中埋葬着101位在邯郸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战斗英雄遗骨。虽然已历经74年的风风雨雨,这片烈士墓群至今仍得以完整保存。据悉,该墓群是目前邯郸战役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烈士墓群。目前,这片烈士墓群已被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名官兵英勇就义。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蒋介石一再撕破和平协议。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等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集中野战军第一、二、三、四纵队,在漳河以北、邯郸以南摆开战场,打响了邯郸战役。

    1945年10月22日,敌军先头集团军全部北渡漳河,沿平汉路东侧向北推进。此时我军晋冀鲁豫部队的二纵队和三纵队刚刚结束上党战役,尚在转向平汉线的途中。一纵队以大纵深运动防御,从正面节节抗击、消耗、迟滞、疲惫北进之敌,将敌军钳制在邯郸东南预定战场,保证二、三纵队到达,完成对敌包围。

    10月29日拂晓,敌四十军三十九师首先以先头搜索部队一个营向位于崔曲二十团阵地开展试探性攻击,被我军歼敌一部,余部退缩。上午8时左右,崔曲村内巷战激烈,敌三十九师为援救崔曲之敌,又向二十团展开全线攻击。二十团团长王大顺率领全团战士经两小时奋战,击退敌人规模攻击。为保证纵队整个作战计划完成,二十团坚守阵地,英勇阻击敌一个师的增援,战到最后,战士们的手榴弹拼光了,与敌人开展白刃格斗,团干部身先士卒,团副政委腿被敌打断,团参谋长慕斌壮烈牺牲。在二十团的英勇奋战和友邻部队的配合下,阻击并围歼敌军一零六师。随后,二十团突击部队攻入北旗杆章东部,全歼敌军一个排。由于敌军火力猛烈,团长王大顺在激战中壮烈牺牲。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巨大伤亡,其中包括二十团团长王大顺在内的101位官兵英勇牺牲。

    村民安葬百位烈士。“死得实在是太惨了,他们都还是年轻的孩子啊!”今年85岁的徐振学,曾亲手参与埋葬烈士,或许因了这层血水情缘,老人74年来一直守护着烈士英灵。

    徐振学老人说,邯郸战役时他只有13岁,是村里的儿童团团长,当年的战斗异常惨烈。战斗结束后,许多烈士的遗体被运送到这里安葬,一共101人,烈士中职务最高的是一二九师一纵三旅二十团团长王大顺,其他人大多没有姓名留下,是真正的“无名烈士”……回忆起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徐振学抚摸烈士墓碑的手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

    “当时和我一起安葬烈士的附近村庄的村民大约有60多名。有张琴书,当年16岁,也是儿童团长,二十团团长王大顺就是他用担架从前线抬到这里的。有86岁的张长玲,负责套大车运送烈士遗体;有张保清,等等……”说起那段伤心往事,徐振学老泪纵横。

    “他们都还年轻啊,穿的都是土布军装,破烂不堪,灰色的土布军装全都染成了红色。”徐振学老人说,很多烈士身上都有多处刀伤,其中一位烈士身上竟有27处。

    最开始掩埋的几具尸体,因为来不及做棺材,不得以直接土葬。此事让上级党组织知道后,很快从各地调来101口棺材,盛殓了烈士。由于当时时局不稳,掩埋烈士都是偷偷进行,谁也不敢声张,担心招来麻烦。

    74年很短,弹指一挥间;74年又很长,特别是对那些承担着守护烈士英灵重任的成安县长巷乡闫长巷、马长巷、后长巷三个村庄的村民来讲。74年来,三个村的三代人义务守护邯郸战役烈士墓群,而这种“精神的接力”还将会永远继续下去。

    砥砺奋进

    拥抱新时代,长巷乡全体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奏响恢弘乐章;踏上新征程,步履铿锵、直向远方,洒下一路荣光。

      一是做“美”乡村环境。2017年陈边董村定为省美丽乡村精品村。在全市美丽乡村观摩时,得到市、县领导好评。按照12个专项行动要求逐步推进完成,共铺设污水管网1690米,新修街道3800米,新修环村路1790米,建设街心游园3处,休闲广场2处,种植花草39种,共计9万株,种植树木39000株。后长巷村在去年建设基础上,今年投资90万元打造了村内节点6个,新建村口休闲广场2800平米,修复村内“知青之家”、“野战医院”、“村史馆”等重要节点,共计5869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9盏,栽植各种树木、花草28种,共计49600株,厚植了2个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的精品村。

    二是做“实”民生工程。积极推进“煤改气”工程,煤改气在绕城高速以内的1个行尹村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争取辐射全乡9个村。在全乡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厨房革命”,让5000多农户告别了“燃煤时代”。针对全乡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光伏发电、特色种植、养殖、家庭手工业等5个产业扶贫项目做支撑,力争2019年脱贫户数实现高标准脱贫。

    三是做“足”生态绿化。全面实施村庄绿化、道路绿化、企业绿化等项目。2019年全乡新栽树木40000余棵,新增绿化面积714亩,树种涉及垂柳、杨树、法桐、北栾、国槐等16种,实现了“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环境。

    四是做“牢”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责任,对安全生产重点企业选派了安全监管员29名,每月必查、定期走访,把牢安全生产的“方向标”,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五是做“细”专项整治。“散乱污”企业全部清零,共排查出43处,完成取缔30处、提升13处,实现26.8亩绿化复耕。“三边”治理成效显著,拆除违建、有碍观瞻34处,共计3050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1350平方米,新制作门店牌匾300余块。清理团结西干渠1980米,建筑、生活垃圾排废860立方。拆除高铁两侧违建8处,清理建筑、生活垃圾320立方,“三边”环境明显得到改观。

    六是做“活”经济发展。按照“技改升级、优化环境”的环保要求,在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同时,做好碳素产业“技改、环保、绿色、招商”四篇文章。2019年,力争全乡碳素行业产值达到23亿元,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100余人,上交税金5800万元。以温村为试点,成立了成安县温村种植有限公司,实行集体控股,采取“支部+公司+农户”股份合作模式,推广红薯种植,目前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万元到2018年底已经突破20万元。温村集体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乡的“试金石”,今年新注册的金腾养殖有限公司,成为脱贫攻坚的“扶贫微工厂”。封边董、李小屯、吴村等其他11个村,分别采取土地流转、房屋租赁、集体地出租等形式,逐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时序更替,

    留下奋斗者前行的足迹;

    一元复始,

    带给开拓者无限的希望。

    新时代的奋斗,

    是科学思想指引、宏伟蓝图引领的历程。

    新时代的奋斗,

    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征程。

    长巷乡在新时代的奋斗中,

    将一如既往真抓实干,

    加快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进程,

    为建设富裕幸福美丽的新成安贡献力量!


    打赏捐赠
    6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